为深入贯彻新课标理念,科学应对新中考改革趋势,助力中考语文学科高效备考,3月19日,“咸宁市2025年九年级语文学科复习研讨会”在通城县实验中学举行,我校九年级部分语文教师参会,共研复习策略,共谋教育发展。
(参会教师与咸安区语文教研员现场合影留念)
研讨会伊始,通城县实验中学教师胡巍巍分享了九年级语文复习的实践经验,为现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“备考锦囊”。胡老师提出,复习需紧扣教材,分单元整合知识点,构建结构化复习框架。通过梳理单元核心目标,将基础积累、阅读策略、写作训练有机串联,确保所有训练课堂完成,提升课堂实效性。
(通城县实验中学教师胡巍巍实践经验分享)
随后,赤壁市初中语文教研员陈志军老师围绕2024年湖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展开分析与研判。他认为命题依据包括课程标准等文件,试题分析涵盖汉字、对联、默写等多种题型,呈现形式灵活变化、注重能力考查的特点;命题趋势倾向反套路、创新、开放灵活及跨学科考查。他还给出了备考策略,建议教师了解命题人思路,研究先进地区试题并尝试命制试题。同时他还对教学提供了改进方向,希望推动“教学评一体化”,以适应考试变化,共同助力学生成长。
(赤壁市初中语文教研员陈志军老师讲座)
会议最后,襄阳市中考命题专家王凯老师在《结构化思维赋能高效复习》中提出“三重视角”,为中考复习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1.以“飞鸟之眼”看结构化思维与考试,就是要从宏观视角把握知识,将其条理化、纲领化。不能再孤立地看待知识点,而应梳理出知识框架,明晰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,形成知识体系,让学生对整体知识有清晰认知,便于记忆与运用。
2.以“蜻蜓之眼”看结构化思维与试卷,意味着要依托新课标,关注各大任务群的指向。如今的考试题型不会固化,教师和学生不能只依赖传统题型备考。应依据新课标的要求,深入理解每个任务群的目标,分析不同任务群在试卷中的呈现方式,提前适应灵活多变的考试形式。
3.以“蚂蚁之眼”看结构化思维及命题,是深入微观层面剖析命题的有效视角。王凯老师以枣阳市试卷为样本,细致拆解每道题目。从字词考查的深度与广度,到阅读理解中对文本细节的挖掘、逻辑关系的梳理,再到写作题目对学生思维能力、表达能力的具体要求,都进行了深度解读。通过这样的方式,展现了结构化思维在命题细节中的体现,帮助师生理解命题者如何将知识点、能力点巧妙融入题目,从而在复习时能够精准把握重点,提高备考效率。
(襄阳市中考命题专家王凯老师讲座)
本次研讨会为全市九年级语文教师指明了备考方向,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支持。参会教师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深耕课堂、精研命题,助力学生在新高考赛道上行稳致远。
来源:语文组
撰稿:王晓瑞
审稿:刘珍君